时间:2024-07-06 12:35
来源:东方网 阅读量:11202
小暑三候·鹰始鸷 徐冬冬 绘
在小暑时节里,有一个特别的节点,就是入伏。
从小暑至立秋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伏夏”。“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
热到了什么程度?
“鹰始鸷”。
雄鹰开始远离地面,翱翔在清凉的高空中,以躲避蒸烤大地的滚滚热浪。故而在季夏的傍晚,很容易见到鹰击长空的壮观景象。
“鹰始鸷”又作“鹰始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曰:“击,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鸷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阳气如此强盛,却并不意味着阴气不生。
还记得夏至物候“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吗?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出现,阳性生物的生命力开始衰退,阴气始生而阳气始衰。照理阴气越来越足,怎么到了小暑三候,却完全是阳气分外强劲的物候特征呢?
要理解此时的天地变化,关键在一个“伏”字。
“伏”的意思,首先是“覆”,即自上而下地笼罩遮盖。以它解释“三伏”,可理解为暑气铺天盖地笼罩,人如同泡在热水中。
唐代成书的《初学记》认为,“伏”是“何”,是“金气伏藏之日”。这个“何”应是负荷的“荷”,是承受,“金气”乃“秋气”,意为秋气在躲避着还在肆虐的炎气。
因而,“伏”也就是秋天到来前,阴气为阳气所迫而藏伏的结果——一个企求上升,一个步步下压,才构成湿气蒸腾、闷热难耐、雷雨频发的气候特征。
席卷天地的高热,频繁出现的大雨,造就这个时节鲜果特殊的味道。芒果、龙眼、水蜜桃,带着只有暑气才能熏出来的香甜和饱满的汁液,给人们以酷暑难耐里的享受与犒劳。
一个“伏”字,异常贴切地描述了小暑大暑时节天地变化的特征。想象鹰击长空的姿态,是多么形象地反映了阴阳之气存在的状态啊!
阴阳之气的相生相薄,带来了春夏秋冬的更替,带来了四季八时的丰富多彩、无穷变化。天地间任何一片叶、一朵花、一只虫子、一群鸟雀,所有的生命,无不在气的变化中展现出多姿的状态。在纷繁芜杂的表象中,抓住“气”,抓住阴阳之气的变化,就抓住了体会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脉络和本质。
气无处不在,但又没有一个具象的存在。我们可以感知,却无法看到、嗅到、触到一个叫“气”的具体的事物。于是,我们的古人选取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具象事物,来反映气之变化,七十二候就是这样被总结出来的。
中国文化同理同源。传统意象绘画和七十二候观察宇宙的视角是相通的。古人想表现春天,画桃红画柳绿;想表现夏季,画蝉影画荷碧,这些具体的事物又融合了人们对之或喜或悲或浓或淡的情感与态度,画意交融诗情。当我们接触中国传统意象绘画的时候,便会有意无意获得古人观察宇宙的方法,以及蕴含其间的对世界的情感与态度。
徐冬冬认为中国传统意象绘画在哲学和审美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级的程度,疏影梅花,扁舟野渡,淡淡几笔,余味悠然,这种意境的高妙远远超过了西方写实绘画。三十多年前,李可染先生曾寄语徐冬冬,只要沿着传统意象绘画的路子,定成大家。但他叛逆了,他勇敢地学习西方绘画艺术的各种流派,探索中西艺术的兼容并包。其中,西方印象绘画的色彩与抽象绘画的思维对他影响最深。
在他创作大型国际性行为艺术作品《阳光与和谐的梦想》,将自己的画集放置在欧美1700多家图书馆、艺术馆,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后,他仍然坚持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意象绘画的境界是西画所不及的,同时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衷:会通东西方文化,融合创新,为中国新时代文化的构建尽一己之力。歌者为时而吟,画者为时而绘。传统意象绘画是古人为中国文化创造的高峰,今人应为这个时代的中国创造新的文化高峰。
他的中国抽象绘画就是在这样的初衷下产生的,其绘画语言融合了意象绘画的意境、印象绘画的色彩与抽象绘画的思维。
《四季》组画是这种探索的集大成者。“气”是中国哲学里极为抽象的概念,也是最为核心的一个概念。徐冬冬的理解是,万物因气相连,气韵的和谐产生了宇宙的神韵。他要用画笔表现出这样的气韵、神韵以及生命的瞬间。
作为《四季》组画的一个主干,他对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探讨,紧紧围绕着阴阳之气的变化展开,探讨的是哲学层面上现代人的宇宙观、生命观。从农耕社会走来的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在这里具有了现代的哲学意义。
画纸上的色彩没有线条,没有造型,没有结构,看似随意,却由内在的“气”连在了一起,聚合成一幅画作,实现了色彩自由流动中的形散神不散,将中国文化骨子里的意境与西画抽象的逻辑思考同时呈现出来。
以此来观《四季》之《小暑·三候鹰始鸷》,画家用浓烈而丰富的色彩撞击,表现出了这一时节天地之间阴气要向上生长、阳气要猛烈下压,阴气被铺天盖地的阳气遮蔽却又强韧地要去突破,以至于暑气蒸腾、灼烧天地的那种状态。
观者不必再像看传统绘画一样,把视线聚焦在画面上的“物”,去看画了什么东西、像不像,而是直接被色彩带入天地之变,视线、感官、思维全部被打开,身、心、灵自由了,进入暑气弥漫、生命蒸腾的宇宙之中。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